这是博客

试图存在, 但薛三无法自证

0%

BOOK-07-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

武汉夜雨狂泻,狂躁的雨滴砸落地面。哦不,该称之为水面了。持续一日的雨水,在柏油路上新铺一层水面。

听闻“麻豆传媒”的一个摄影团队被抓获,翻看知乎里对事件的评价,产业链的介绍、情色作品的科普。总是会错过些“艺术”,错过了汤不热时代,一如曾经错过了快播的便捷。

如今,大约大部分人已是笑贫不笑娼了。

一直提醒自己用发展的眼光观察、评析事物,却不时忘记亦要时常回顾历史,看看我们是如何一步步走成今天的道路。

  • 关于劳动

这本书,回顾随生产力进步与社会发展的需要,人们如何一步步丢失职业自豪,被塑造成机械化的部件,进而一步步被挖去朴素的道德,被灌输用不断的消费来填充自己.

越来越多的人认为,从工匠变成工人时失去的人的尊严,只有通过赢得更多盈余才能恢复。这种变迁中,努力工作能使人们道德升华的呼声日益衰弱。现在,衡量人们声望和社会地位的是工资的差别,而不是勤于工作的道德或惰于工作的罪恶。

  • 关于穷人

同时,还残酷地揭露着某些国家对穷人的“污名化”——生产力进步不再需要本国劳工时,穷人不再是失业,而是单纯的过剩人口。

“失业者”虽然暂时没有工作,但一旦环境好转,他们就有望回到“生产者”的行列,一切也将回到正轨。“过剩”的人则不同,他们是多余的、编外的,不被需要。他们要么出生在一个“饱和”的社会里(即社会的续存无需更多的人从事生产),要么由于经济和技术进步(即有了新的生产力,较少的人员参与就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商品和服务需求),变得不再必要。

过剩的穷人开始背负各种污蔑,成为各种社会负面情绪转嫁的出口。媒体不断吹风造势,让大众逐渐接受人穷必是其自身有罪过,合理化对穷人的冷漠。以至于确实能见到身边有人,抱着书中所提态度:

他们确实有一个共同点:在其他人看来,他们没有存在的必要,正是因为完全无用才会被归入社会底层——若他们消失,其他人会生活得更好。他们无疑是美丽风景线中的污渍,是丑陋又贪婪的杂草,他们对园林的和谐之美没有任何贡献,还偷走了其他植物的养分。如果他们消失,所有人都会获益。

这般冷漠蔓延,剩下保有对生命基本尊重与对人类良知的人将如《狂人日记》中一般,道“我疯了”吧。

穷人们真是那般懒散罪恶吗,更多时候只是他们的故事被改写,从被剥夺的故事被叙述为自甘堕落的故事。

  • 关于消费

如果消费是衡量成功人生的标准,衡量幸福的标准,甚至是衡量尊严的标准,那么人类欲望的潘多拉之盒已经打开,再多的购买和刺激的感觉,都不能唤回过去“达到标准”带来的满足感:现在根本就没有标准可言。终点线和参赛者一起前行,人们力图到达的目标永远领先一步之遥。

为人嘛,求给自己立下标准,反抗下动物性的欲望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