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是博客

试图存在, 但薛三无法自证

0%

BOOK-03-白鹿原+显微镜下的大明

BOOK-03-白鹿原+显微镜下的大明

忙里偷闲看完两本书,抬头时,已是毕业散场时。

1. 白鹿原

不曾看过影视作品,陈忠实仙逝之时也没能勾起阅读的欲望。

只是六月头暑热难耐,猛地拍脑子想寻一本能让人酣畅淋漓一口气读下来的长篇,能让人沉浸地忘了炎阳。而且,希望是国内作家的书,许久没品读道地的、带着中华地域味儿的文字了。

于是乎,《白鹿原》被翻出来,花三五天刷刷地看完——身心飘荡在那原上,浮沉半百年。

读完许久,回过神来,瞅见的是对小农经济、封建大家长的美化及一点点的追忆。表面记录着近代风云变幻的历史狂风刮到白鹿原上的风沙,实则在风啸声中有着低沉的叹息声。

未去查作者的生平、家族,单纯地从文字中如此感受罢。

不能共情,尤其是带着历史唯物主义去看待时:

白嘉轩在思索人生奥秘的时候,总是想起自古流传着的一句咒语:白鹿村的人口总是冒不过一千,啥时候冒过了肯定就要发生灾难,人口一下子又得缩回到千人以下。他在自己的有生之年里,第一次经历了这个人口大回缩的过程而得以验证那句咒语,便从怀疑到认定:白鹿村上空的冥冥苍穹之中,有一双监视着的眼睛,掌握着白鹿村乃至整个白鹿原上各个村庄人口的繁衍和稀稠……

是所谓的一双监视的眼睛吗,还是千百年来农耕模式下生产力的制约呢?

2. 显微镜下的大明

何谓“苛政猛于虎”?非“苛政”时,由系统结构引发的,不可避免的上位者对下位者的剥削又是怎么一回事?

若罗列统计数据、或是以“横尸遍野”“民怨鼎沸等词汇概述,总归是来得不真切——那距离仿佛是观察着土堆上的蚁群。

于是,这本书以几个事件呈现底层群众的生活态势。

借作者的序言吧:

我相信,只有见到这些最基层的政治生态,才能明白庙堂之上的种种抉择,才能明白历史大势传递到每一个神经末梢时的嬗变。

看完书后,不由感叹,

  • 王朝的腐朽总是如暗流,直至积重难返。

    强如明太祖朱元璋,精心设计的兼顾效率与公平的黄册制度,亦随执政者变更导致的执行力下降、存储规模激增等,沦为废纸。与黄册制度一起消散为尘埃的,还有曾经强盛的大明。

  • 为官者,“稳定”永远是保守且正确的选择。

    各式腐败、冤案难以解决,或是赖成了糊涂账,总是不难见到其中有求“多一事不如少一事”的官员身影。当官者不能于一地执政过长的要求,隐性地促使他们将案件往小的办、往迅速解决的方式办——不求百分百公平公正,但求任期内无大乱。有胆识、求真的官员总是少的,搅在一堆保守者中,也未必能将案件掀起小浪花。

    话又说回来,“稳定”绝对不是贬义——只是看到一些活生生的冤案,深感无奈。

  • 故事着实有趣。可曾想所谓一地的“龙脉与风水”,真能惹得当地人上访斗争几代。(第二章《笔与灰的抉择 婺源龙脉保卫战》)

最后,摘录关于大明黄册库毁灭的片段吧:

大批士兵跳上湖中五岛,踹开库房大门。他们顾不上感叹卷帙浩繁,把那些曾经悉心晾晒的黄册一摞一摞地搬了出去,粗暴地扔上小船运走。中国古代有造纸甲之法,把软纸一层层相叠捶实,剪裁成甲,防御效果不错。黄册都是上好绵纸所制,正是做纸甲的好材料。另外明军装备了大量火器、火箭,将绵纸搓成细条蘸上火药,即是上好的药捻和引火折。 这是一幕极具象征意味的画面。曾令大明江山永固的黄册,在风雨飘摇中被一一扯碎。漫天的纸屑飞舞于后湖之上,万亿大明子民的户籍化为甲胄和火器,以毁灭自己的方式,试图成为挽救这个王朝的最后希望。

沧桑历史。

这好比,未来地球陷落时,存储着互联网数据的偌大服务器被一一拆解、熔断成钢铁,冶炼为武器的场景吧。